耿湾乡 特色产业鼓起农民“钱袋子”
每日甘肃网10月19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(记者解天文 通讯员贺丰成)近日,在环县耿湾乡四合塬村田野里,白瓜子脱粒机轰隆作响,村民陈九文正和群众对瓜子进行拉运晾晒。
“瓜子受潮容易发霉,一定要晾晒好。”陈九文介绍道,白瓜子不仅可以吃,还能美颜,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,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、化妆品、保健品等行业,具有用途广、价值高、耐旱耐寒的优质属性。
为了开拓农民增收新渠道,环县耿湾乡通过实地考察,发现四合塬地势较高,加之昼夜温差大,适合西葫芦生长。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,鼓励周边群众种植200多亩西葫芦。
除了西葫芦外,葵花也是低投入、高产出的特色农业,深受群众欢迎。如何将葵花的价值最大化?四合塬村村民敬文明给我们算了一笔账,“到秋收时,掰下葵花头,打下葵花子,保存好的根、杆、花都会有专门的人来收。今年葵花长势好,亩产400斤左右,葵花子一斤按照市场价3.5元算,这一亩地收入超过1200元。”敬文明说。
近年来,耿湾乡以市场为导向,依托独特的农业资源,不断调整产业结构,整合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,以农村产业链为主,在种植荞麦、玉米等小杂粮的同时,注重发展特色产业,大面积种植西葫芦、葵花、黄花等特色农作物,助推农民增收。
目前,在耿湾乡,像敬文明、陈九文一样发展特色农业的农户有215户,全乡发展特色农业农户达4415户,共种植西葫芦、葵花、黄花等特色农作物5000多亩,促进农户平均增收8000元。耿湾乡采取“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订单种植、保价收购,解决了农民销售难问题,保障了农户的钱袋子。
相关新闻
- 2021-02-27【特色产业扶贫深度系列报道之一】牛产业:牛劲十足有奔头——甘肃推动实施“六大特色农业产业”精准脱贫追踪报道之一
- 2021-02-27山丹县大马营镇:内外兼修乡村更美
- 2021-02-27【图片新闻】康县太石乡何湾村特色产业示范园里的杏子熟了
- 2021-02-27做强特色产业 助力群众增收——碧桂园集团助力东乡县脱贫攻坚见闻
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凡注有“每日甘肃网讯”或电头为“每日甘肃网讯[XXX报]”的稿件,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“每日甘肃网”,并保留“每日甘肃网”电头。
2、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